糖尿病是一種具有復雜的發病機制和病理生理學變化的疾病,并不是簡單的血糖升高,在治療上也不是單純降糖。多年來的臨床實踐證明,糖尿病人需要全面考慮病情,制定綜合性、個體化的治療目標和方案,方能起到既控制血糖又兼顧防治并發癥危險因素的作用。
去年12月我國專家共識提出糖尿病的管理應遵循的原則是:
1.管理危險因素
肥胖、血脂異常、高血壓是糖尿病發病及并發癥的危險因素,針對這些多重危險因素,應全面進行強化干預血脂、血壓、血糖并貫徹始終。研究證明,強化治療組的心血管及微血管事件發生率下降了50%。
2.把握血糖干預的最佳時機
隨著持續性高血糖狀態,血管病變逐漸加重且難以逆轉,故早期診斷和治療糖代謝異常具有重要意義。已證明大血管病變早在糖尿病臨床期之前就已開始。因此強調在糖尿病前期就應積極進行管理,若生活方式干預無效時,即應進行藥物干預。
對于存在多個并發癥危險因素者,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,應實施一級預防,早期干預。
3.全面血糖管理
糖化血紅蛋白(HbA1c)雖然能反映總體血糖水平,但不能顯示血糖水平的波動,故應全面關注空腹血糖、餐后血糖、血糖波動、低血糖等臨床形式。臨床觀察表明,波動性高血糖比穩定高血糖更能損傷血管內皮功能。且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與餐后2小時血糖的相關性大于空腹血糖。全面監測血糖動態變化,及時調整治療方案,保證血糖水平的穩定至關重要。
4.合理聯用藥
多數糖尿病患者開始單一用藥,最終需要兩種以上降糖藥才能達到理想水平。聯合用藥時應選擇不同作用機制的降糖藥,既能減少藥物用量又能抵消副作用產生。同時,應避免發生低血糖、體重增加及水鈉潴留等,以使血糖安全達標。
5.預防低血糖
要注意強化血糖治療會增加低血糖的發生率。低血糖危害神經系統,也是心血管事件危險因素。因此一定設立慎密降糖方案,重視未感知的低血糖發生。
對老年人或有嚴重低血糖病史者,以及伴嚴重合并癥和并發癥者,可將糖化血紅蛋白目標降為7.0%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