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的意義不僅在于血緣、親情、依賴、歸宿,更包括健康層面。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個人健康規劃的重要性,但對家庭健康管理的概念還很模糊。其實,相對于個人和社會的健康管理來說,家庭才是最關鍵的環節和最重要的單位,既為個人健康創造了環境,又為社會健康提供了基礎。
超八成家庭沒做過健康管理
目前,我國大多數家庭并不了解且沒做過家庭健康管理。一家人的飲食、行為習慣及心理環境等各方面都很相似,生活方式如果不健康,可能會帶來家庭群發性的肥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。
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曾做過一項萬人研究,發現調查對象的親人變胖,他們變胖的幾率將增加40%。而且,同在一個盤子里夾菜,共享生活用品,使一些傳染性疾病容易在家庭中流行起來。此外,家中裝修污染嚴重、家居環境不良等都可能讓全家人成為受害者。因此,家庭健康管理的推廣非常必要。家庭是社會的最小細胞,以家庭為單位來維護和促進健康,發現、測量、評估家庭中存在的健康危險因素,進行積極有效的控制和管理,有利于解決家庭成員身心方面的健康問題,繼而促進國民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。在這個管理過程中,家庭主婦是核心,“智慧母親造就健康家庭”。如果將家庭主婦培養成一個家庭健康管理員,首先幫助其確立正確的健康理念,向其傳播自我管理健康的知識,教授相關技能,再由家庭主婦引領和帶動家庭成員摒棄不良生活習慣,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,就等于找到了一個加快推廣國民健康生活模式的捷徑。
做好六件事是基礎
由于家庭生活的特殊性,家庭成員之間極易相互影響。做好以下六件事是做好家庭健康管理的基礎。
保持衛生是全家健康第一步。好的衛生習慣是保障健康的基礎,如使用六步洗手法勤洗手;定時用餐;注意食品安全,采購綠色安全蔬菜,安全儲存食物;戒煙限酒;分用毛巾、被褥、洗浴用品,并定期清洗消毒;分用碗筷,餐具洗后消毒,降低病菌傳染風險等。
建立家庭健康檔案。將每位家庭成員的健康信息建檔,才能對家人的健康狀況做到心中有數,家庭成員間可以互相督促,及早干預。除了醫院設的健康檔案,自己記錄身體的變化也值得提倡,如定期測量血壓、血脂、血糖、體重、腰圍等各項指標及運動、飲食狀況等。對自己身體狀況了解得越多,就越能更好地配合醫生做好診療工作,制定改善計劃。而且連續測量、記錄、對照身體指標,能看出身體變化趨勢和改善計劃是否有效。
家庭活動以健康為主題。晨起一起鍛煉,飯后一起散步,平時結伴慢跑、快走、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都能培養熱愛運動的家庭氛圍。除了盡量保證一周三次的常規活動外,每周末還可以抽出一天作為“家庭活動日”。選擇的活動應考慮老少皆宜,適合所有家庭成員參與,最好選在環境較好的戶外。
備個食品秤,管好入口。家庭用餐可以參照《中國居民營養膳食指南》,每天吃什么以書中推薦的膳食寶塔為參考,每天每人要吃6兩~1斤蔬菜,不超過6克鹽、30克油,拒絕高糖、高脂肪、高熱量、低纖維的“三高一低”飲食。家庭“主廚”此時的作用尤其明顯。除了用好限鹽勺、限油壺等小工具,還可買個食品秤,便于估量一天的食物攝入量,保證營養均衡和品種多樣化。
不良情緒告訴家人。研究證實,心理健康和癌癥、心腦血管疾病、膽囊炎、消化道潰瘍等諸多慢性病密切相關。因此,家庭成員的情緒管理也不能忽視。遇到煩心事多向家人傾訴;學會排解不良情緒;培養幾個愛好,給瑣碎平淡的生活添點色彩;子女不要事事代勞,要讓老人有參與感、價值感,預防抑郁。
藥箱和急救常識少不了。每個家庭都應備一個小藥箱,里面有常見疾病的藥物,如治療腹瀉、感冒、胃痛的。家里如有慢性病患者,每天吃的藥要備齊,放在固定地方。家里要有人掌握一定的用藥知識,如藥品的有效期、服用方法、保存方法、如何購買和服用非處方藥等。另外,每位家庭成員,尤其是老人和小孩,都要掌握基本的急救和自救方法,以便緊急應對突發的一般外傷、小事故以及心腦血管突發疾病。
附:現代醫院的 “社區健康管理”
在一些國民健康素養較高的國家,家庭健康管理發展得比較完備,有很多措施來幫助居民。比如德國在各地的社區中都有護理中心、健康中心等基礎設施,各種健康協會的工作人員也會經常到居民家拜訪,面對面地推廣家庭健康管理知識,還會給參與的市民寄來健康狀況反饋報告。
從2011年起,大同現代醫院面向周圍30多個居民小區,已經開始推行“健康管理醫療模式”,通過優質、便捷的服務,個性化的醫療,通過構建小區教育、干預體系預防慢性病,通過小區綠色通道應對突發疾病,傾力打造小區居民的“身邊醫療”,也為解決小區居民“看病難、看病貴”開出了一劑良方。
先進技術和高檔診療設備聯袂駐入社區,疾病防控、診療、康復的綠色通道直接通往社區。通過“?啤<、專病、專治”的特色,深入打造社區慢性病、常見病的防治網絡,讓周圍30多個小區的幾十萬人有了“家庭醫生”;開創了一個“一站式”便捷醫療的樣板,創建了一個“慢性病防治之家”,一個“菜單式”檢查健康平臺,打造了一個“小區家庭醫生”的防治模式。
(徐曉) |